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是十九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人民法院首要政治任务,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整个司法审判工作。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根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命题,是贯穿全篇的主线。这一全党各项工作指导思想的确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经验总结与精神升华,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彰显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品格伟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根主线,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法院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地加以贯彻落实。
准确把握“新时代”丰富的内涵外延和逻辑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领会新时代、认识新时代、把握新时代,是学习十九大报告、贯彻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笔者认为,“新时代”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其逻辑主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新时代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变化为进入新时代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作出了战略安排;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提供了理论武装和行动指南;五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一国两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布局为走向新时代明确了前进方向、任务和举措;六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是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当前,我国仍存在着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这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践行司法为民,促进公正司法,通过司法审判创造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通过司法审判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通过司法审判为推进整体战略布局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通过司法审判促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有效解决;通过司法审判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全面建成。
准确把握新时代司法审判服务大局的努力方向。如何确保新时代的司法审判服务好新时代的党和国家大局?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找准努力方向,切实做到“五个围绕,五个坚持”:
一是围绕宏伟发展蓝图,坚持依法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充分发挥司法审判服务大局的职能。树立新时代司法理念,着力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二是围绕公平正义目标,坚持忠诚履职尽责。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和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平等保护各类当事人合法权益,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部署,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
三是围绕群众司法需求,坚持践行司法为民。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进一步丰富司法为民举措,完善便民利民机制,不断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繁简分流改革,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减轻群众诉累。积极开展人民法庭“双达标”活动,将司法改革的红利释放到基层,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落实到基层,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搞好司法审判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四是围绕形势任务变化,坚持推进改革创新。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以总结改革成功经验和规律为基础,继续统筹谋划、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真研究新时代司法审判的职责和使命,探索人民法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尤其是在迈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智慧法院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审判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五是围绕管党治院要求,坚持锻造过硬队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法院干警,努力建设一支有觉悟、有能力、有担当的过硬队伍。
(作者:邹中华 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