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 法院文化

“菜鸟”心情

——一名执行新兵的感悟

来源: 建始县法院 时间: 2012-09-24 08:40 点击量: 695

   

   我读大学的时候,觉得法院的执行法官很神奇,于是心生向往。毕业后参加工作,我如愿以偿,成了法院执行局的一名“菜鸟”,便跃跃欲试。

兴奋,执行案件初接触

   案情:彭若清(化名)与易幸福(化名)因修组级公路一事发生口角,继而双方发生拉扯,并致彭某受伤。彭某便将易某告上法庭,要求易某赔偿6344.21元,最终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易某赔偿彭某2800元,定于2012年6月30日前付清。2012年7月17日彭某向法院执行申请,要求易某给付2800元。看着卷宗,我觉得这个案件比较简单,于是急急忙忙想“露一手”,找找执行法官的感觉。

不知所措,初次交锋败下阵

庭长带着我驱车前往易某所住的地方。到易某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破旧的土木房屋,然后是屋内简陋的陈设。家里只有年过六旬的易某和他老伴。当我兴冲冲地上去表明身份后,易某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叉着腰拍着脑袋吼了起来:“姓彭的还派法院的人来逼我,我俩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离天远、离地近,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我愕然,这人怎么这样不讲理,我们堂堂法官怎么就成了当事人“派”来的,我气不过要与他理论。不料,易某和他的老伴闹得更厉害了,易某一边不断用力拍着自个儿脑袋,一边仰天嘶吼:“姓彭的喊法院的人来逼我,要逼死人了啊!”,易某的老伴则一边哭喊,一边在地上打滚。面对这样的情形,我愣在那儿完全不知所措。

茫然不解,闲扯怎么就成事

庭长边劝导边与两位老人拉家常,在我看来庭长就是在闲扯,没有意义。但是没想到的是两位老人居然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了。庭长和他们交谈中得知易某有两个儿子,且家庭条件较好,全家人也很和睦。闲谈中两位老人愈发和善起来,气氛完全不像刚才。不多时,庭长再次提起此案,耐心地给两位老人解释法律规定和要求,老两口居然一点儿都不激动了,而且还说这事不怪法院,错在彭某,但仍不同意履行赔偿义务。庭长让易某第二天到法院来,他竟然欣然答应。我茫然不解,这闲扯怎么还把当事人扯好了。

回到法院,庭长说去找找审理该案的审判法官,我觉得纳闷。庭长带着我向主审法官详细了解了案件的审理情况。易某和彭某相邻而居,两家之前关系和睦。不是易某不懂法,只因此事发生后,易某觉得已经“丢了人”,如果再赔钱就太丢脸了。

心悦诚服,姜果真是老的辣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易某就来到法院,但依旧摆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此时庭长已完全掌握了易某的心态,从邻里关系入手,释法理、谈情感、叙和谐,耐心开导,真诚交谈。易某最终表示自己也不舍邻里这么多年的感情,也希望和好,但自己这么大岁数,让自己向对方认错,确实感到为难。庭长抓住时机,提出让易某提供一名与他们两家关系都比较好的人作中间人,法院请这个中间人来解开这个心结的方案。一周后,庭长带着我找到易某提供的中间人,中间人听完庭长介绍后十分乐意帮忙。

我们和中间人一道来到彭某家。中间人首先代表易某向彭某表示歉意,并表示愿意赔偿,希望得到彭某的谅解。彭某也希望两家能和好如初,并只要易某赔偿2000元。易某主动来到彭某家,送上了2000元赔偿款,也送来了微笑,两家人再次握手言和。案结了,我是心悦诚服,本以为法官就是威风凛凛,法槌一敲各方皆服,没想到要办好一件案子,还需要花费无数的心力,必须深入案件,从为民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做到和谐桑梓、定纷止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