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扫黑除恶

政法队伍如何练“内功”守“防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经验求实效

来源: 人民法院报 时间: 2016-04-07 10:25 点击量: 639

  “今天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今天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偌大的会场里静悄悄的,坐在台上的李君如接着说:“只要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就会有体会。这种变化概言之就是现代化、信息化、低碳化、全球化。”

  作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4月1日上午,李君如受邀走进中央政法委机关大会议室。他当日的身份是讲师,给全国政法干部讲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台下听课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以及中央政法委全体委员。与以往不同,讲座首次在县级地方设立分会场,全国130余万政法干部观看了视频。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次讲座?孟建柱在当天的动员讲话中给出了答案--政法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迫切需要政法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专业知识、视野境界有新提高。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培训被作为提升政法队伍素质能力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一直在路上。

  谁来学--

  既聚焦“关键少数”,又面向一线干警

  2015年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央政法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省区市党政分管政法的领导同志和省级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等近300名政法领导干部走进中央党校,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政法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

  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全国政法系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专题研讨班。

  而在5天前,来自全国各地法院的20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走出国家法官学院,结束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示范培训班的学习。

  “以孟建柱同志为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政法委高度重视政法教育培训工作,工作思路非常明确。”中央政法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说,就是坚持把教育培训置于当前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审视谋划,放在锻造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的战略高度研究部署。

  据了解,中央政法委坚持每年一个主题,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种培训。2014年4、5月份,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央有关单位,分两期对省(区、市)党政分管负责同志、政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中央政法单位副部级以上干部共349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6月中下旬又举办了两期培训班,600余名厅局级政法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学习。

  分级分类、全员培训,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则。

  既面向全体法官,坚持每个规划期内开展一次基层法官轮训,又聚焦“关键少数”,每年举办高中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累计培训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法院院长1081人;既注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省级专家型法官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又不放弃对民族地区法院优秀法官和领导干部的培训;既坚持对中青年骨干法官业务培训,又注重不同岗位干警的差异化需求,开展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警察等特色培训。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0期,培训4.9万余人次。全国法院每年培训干警60万人次以上,处级及以上干部每年参训率达到80.6%。

  这正契合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在不同场合所多次强调的--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抓紧不能放松,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

  学什么--

  问题导向,缺什么补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的司法体制改革部署,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中国司法史上前所未有。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政法队伍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政法教育培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着力提升工作理念,狠抓素质能力建设。”中央政法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说,这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梳理近几年政法干部教育培训不难发现,既有党的基本理论、形势任务、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也有中央关于政法工作的新论断、新要求;既有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信息化、大数据学习,也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执法司法能力训练。

  2014年11月17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的第25天,最高人民法院就举办了全国高、中级法院院长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440余位“一把手”接受了为期4天的封闭培训。

  “法院系统各级各类培训中,始终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为必修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有关负责同志举例说,以领导干部、青年干警、预备法官、新招录人员为对象的培训班次中,相关内容不少于30%。

  培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抓住了“要害”。周强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提高司法能力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线,努力做到培训目标指向司法能力,培训内容偏重司法能力,培训方式着眼司法能力。

  为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推进改革、科学管理的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领导干部定期轮训长效机制,2013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级法院领导干部3845人,并计划今后5年每年培训中基层法院院长800名、高中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800名。

  为提高审执一线法官公正司法能力,201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了刑事审判业务培训班,对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作了专题辅导。同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分两期对全国中基层法院2000余名办案骨干和高级法院师资进行了量刑规范化培训。

  每次培训,主办方都会收到学员们的积极反馈:“有深度、有高度,不虚此行。”“ 抓住了我们最困惑、最头痛的方面,很及时”“ 立足于实践、解决问题,很受用。”……

  怎么学--

  突破传统,培训信息化常态化

  在中央政法委,干部教育培训正进行着新尝试。

  “今年,中央政法委决定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每1到2个月举办一次学习讲座,针对政法实际工作需要,请各行各业一流的专家和在基层创造新鲜经验并善于进行理论概括的同志,给全国政法干部讲课。”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4月1日举办的政法干部学习讲座上作动员时指出。

  这意味着政法教育培训从领导干部向全体政法干部、从专题集中培训向制度化经常化、从传统模式向利用信息手段的转变。

  在法院系统,法官教法官、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已成为培训常态。在重大培训活动中,丰富的“全国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使领导干部、优秀法官的授课比例达到80%以上;案例库、精品课件库实现了同各级法官培训机构的资源共享;由77个中基层法院构成的全国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让参训学员受到深刻、生动的教育。

  信息化是最高人民法院一直下大力气狠抓的硬件--全国法院司局级、处级干部网络培训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83.9%;连接全国四级法院的远程视频系统为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培训提供了平台;“中国法官教育培训网”建设已全面启动,一个网上网下相结合、开放兼容共享的培训体系将逐步形成。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法机关探索出了许多新鲜经验。”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有些地区坚持开放办学,主动与中国法学会、政法高校合作,委托开展订单式培训。有些地区成立培训专家库,让有实践经验者现身说法。还有些地区重视平台开放,建立兼容、开放、共享的政法干警网络培训体系。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教育培训必须紧贴政法工作实际,满足政法工作需求,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成果回。”中央政法委队建室有关负责同志说。

  “习近平总书记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我们必须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要把法治作为开展政法工作的不二法门,越是复杂疑难问题,越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探寻解决之道。”

  两个小时的政法干部学习讲座让许多聆听者意犹未尽,感慨良多。

  在作总结发言时,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政法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工作本领的途径。通过学习,我们的境界提高了,做事就会更顺利,也就不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