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扫黑除恶

法治的胜利
——“1•10”专案攻坚记

时间: 2014-11-05 10:25 点击量: 411

   

    8月7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随着法槌的一声脆响,刘汉等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二审宣判顺利结束,“1·10”专案办理工作圆满收官。目前,该案正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结果。“1·10”专案的依法办理,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依法治国和打黑除恶的决心,展现了政法机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能力和信心,为贯彻“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原则、准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案提供了宝贵经验。

  案情复杂,取证艰难,逃犯狡猾;
  警方斗智斗勇,科学调度,顽强坚守,雷霆捣黑

    刘汉刘维涉黑犯罪集团规模大、危害大,案件侦办难度空前。

    案情十分难理。该案涉案人员达100多人,其中涉黑成员30多人;先后实施重大刑事案件61起,其中故意杀人5起,致8人死亡;涉及地域涵盖十几个省区市及海外。

    取证十分艰难。此案时间跨度20年,大量证据灭失,有的甚至被人为销毁。

    在逃嫌犯十分狡猾。他们多是“老狐狸”,善于反侦察。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专案组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模式,科学指挥调度。

    自2013年4月开始,专案组民警辗转四川、北京、广东等10余个省市,掌握了大量刘汉、刘维组织、领导黑社会组织犯罪和指使杀人等主要犯罪证据。

    侦查过程中,专案组三地作战、齐头并进。在北京,与北京警方对接,迅速跟进了解案情,顺利将10批84名专案对象武装押解到鄂;在四川,百余名民警连续苦战,抓获19名逃犯,完成大量侦查取证任务;在咸宁,指挥、阅卷、预审、看守等工作紧而不乱,步步深入。

    绵阳小岛村,2000多名村民过去饱受汉龙集团欺压,村民熊伟被刘汉手下杀害,多名村民被打,村民们积累了厚厚的举报材料,但专案民警前往取证时,却敢怒不敢言,纷纷选择回避。民警李红俊等10余人多次上门,反复劝说,讲明刘汉集团已被摧毁,刘汉必将依法受到严惩,最终消除村民顾虑,主动配合调查。

    面对十多年前的命案,办案民警用智慧、毅力“大海捞针”,共询问600余人,获取证人证言1000余份,调取相关资料1万多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取证任务。“260个日日夜夜,200多人的大兵团作战,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异地奔波,以及犯罪集团的深厚背景,原始证据的深度挖掘,法律要求的绝无瑕疵等等,每一项都在挑战办案民警的心理极限、身体极限、能力极限!”专案组成员李仁喜告诉记者。

    经过艰苦卓绝的侦办行动,专案组锁定了刘汉、刘维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全部罪证,为顺利起诉、审判奠定了坚实基础。

  犯罪起数多、时间跨度长、涉案罪名多;
  检方守卫公诉底线、攻破层层“防线”,提起正义指控

    今年2月20日,刘汉等特大涉黑犯罪案经依法指定管辖,由咸宁市人民检察院向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去年底,此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移送的案卷材料多达1300多卷,涉及刘汉的案卷就达860多卷,每卷都是3厘米左右的厚厚一本。

    如此浩如烟海的材料,其起诉难度可想而知:一是时间跨度长达20年;二是涉案人员众多,关联案件已经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100余人;三是涉案地域广;四是犯罪起数多、涉案罪名多,仅刘汉涉及的就有15个罪名;五是后果非常严重,检察机关认定的15个罪名里面,已经造成9人死亡。

    从该案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之日起,27名公诉人在检察院的统一安排下,集中食宿,开始了“白加黑”、“5加2”工作。审阅案卷、制作阅卷笔录、完成案件审查报告、提讯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意见、制作起诉书……每项工作都“倒计时”,按照倒排时间表的规定节点,有条不紊地推进。

    短短时间,检察机关便提出了1000余条补充侦查意见,刷新涉黑案件办理新纪录;36名被告,分7案起诉,在5地同时开庭,开创涉黑案件出庭支持公诉新模式;修改起诉书46稿,制作400余万字阅卷笔录,涉案犯罪事实均得到有力指控,绝大多数被告人当庭认罪、部分认罪或悔罪,谱写出涉黑案件公诉工作新篇章。

    起诉战打响后,公诉机关坚守法律和司法解释基石,坚守形成完整证据链的公诉底线,以坚如钢铁的意志,强攻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层层“防线”。

  控辩激烈交锋,进程一波三折;
  法官把控节奏、冷静应对,抽丝剥茧审黑罪

    3月31日上午,刘汉、刘维等36人在咸宁市公开受审。

    该案审理十分艰难。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罪,要符合“四个特征”构成要件。起诉卷宗多达1000余册。对于刘汉、刘维特大涉黑犯罪集团的众多罪名,要逐项查实,形成完整链条,并针对每项罪名,在法庭上一一举证、质证,辨析、辩明。

    审判,每一天,都波澜迭起;每一天,都难中求进。

    4月1日,庭审第二天,辩护人即对刘汉案举证顺序问题提出质疑,庭审一度中断。经过庭下及时沟通,庭审得以继续。

    4月4日上午9点半,刘汉案审判庭突起波澜:当公诉人当庭宣读因病未能出庭作证的另案犯罪嫌疑人孙某某证言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再次联手发难,要求孙某某当庭作证。

    面对突发状况,审判长及时宣布休庭。经各方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安排羁押在京的孙某某出庭。经过激烈对质和控辩交锋,刘汉指使枪杀王永成案的证据链条得以完整链接,锁定了刘汉主谋、首犯地位;进一步指证了刘汉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

    从一审到二审,随着法庭审理步步推进,隐藏于迷雾之中的黑罪被抽丝剥茧,一个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密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危害性特征、非法控制特征逐渐清晰,直到被完全锁定。

    庭审,以完全合法的程序,以文明司法的方式进行,并实行全程公开开庭审理,先后安排被告人家属和各界代表6500多人次参加旁听,并通过官方微博、新闻通报及时发布庭审信息。

    此案庭审,充分彰显司法文明。法庭上,被告人不戴手铐、不剃光头、不穿囚服;刘汉患有痔疮,法庭为他备有软垫;患有耳疾,法庭允许他戴助听器出庭;他喜欢泡脚降血压,看守所每天为他准备热水。被告人当庭落泪,法警及时给纸巾;被告人要记录,随时提供纸笔。这些点点滴滴,赢得了诉讼参与方和旁听庭审的各界人士的广泛称赞。

    继续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机关将深入总结“1·10”专案成功经验,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平安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