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扫黑除恶

北京法院首次在社区海选人民陪审员

来源: 人民日报 时间: 2015-08-13 10:50 点击量: 256

  8月12日上午10时,在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随着电脑大屏幕上被选人名字的飞快闪现和20次定格,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在该社区的20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随机抽选工作全部完成。从以前单位、社区推荐制为主到今天的电脑随机抽选方式,北京法院首次尝试在社区现场抽选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工作。

  人民陪审员在民间被称为"无袍法官",今后他们将更多地从普通群众中产生。今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等10个省(区、市)的50家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选任程序、参审范围等进行改革。东城区法院是北京市5个试点法院之一。

  根据改革试点的规定,对于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法院每五年从符合条件的当地选民或当地常住居民名单中抽选法院法官员额数5倍以上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经资格审查后,再从中随机抽选不低于法院法官员额数3倍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拟任人选,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

  "这无疑是对现行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的重大突破。"东城区法院副院长薛春江说,"一方面,东城区法院的陪审员数量大幅增加,比现有的181人增加287人,增幅超159%,将有更多人民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司法审判活动,近距离感知司法;另一方面,随机抽选可吸收社会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人员,最大程度实现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据介绍,东城区17个街道152个选区拥有55余万名选民,他们中间将产生468名人民陪审员。全部选任工作将于8月底前完成。记者了解到,因有严格的条件规定和资格审查,选任的整个过程"随机不随意",除要求年龄在28周岁以上、学历在高中以上、身体健康等条件外,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等14种人员将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