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法院依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搭建起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12368诉讼服务平台、新闻信息公开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平台、当事人服务平台、联络沟通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十大司法公开服务平台,实现了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监督、全程公开信息化。
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大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对上海法院提出了切实打造“阳光司法”、“透明法院”的要求。
今年7月31日,在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上海法院推进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研讨会上,上海高院副院长盛勇强同样强调:“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公正透明,权力才能得到更好的行使,当事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做接地气平台,
实现公平正义
“辛勤有效地工作,为老人的平安生活排忧解难!”一对年逾八旬的老夫妇在给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莘老先生与太太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是一对典型的空巢老人。前一阵因楼上住户地板渗水、噪音过大,老夫妇与邻居发生了纠纷。经物业公司、居委会、社区民警等多次调解,对方既不赔偿、也不道歉,两位老人为此苦闷不已。他们听说通过12368平台可以得到诉讼程序服务指导,于是便拨打了12368热线要求提供法律咨询和联系法官诉讼服务。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之后,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派单给了宝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同时,工作人员建议宝山法院启动针对老年人民生权益保障的诉讼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尽力妥善化解纠纷,增进社区和谐。
宝山法院接到12368工单后,高度重视。该院立案庭庭长金猷主动与莘老夫妇取得了联系,并耐心指导他们依法办理立案手续。不久后宝山法院民一庭法官就召集了双方进行调解,在释法说理的基础上劝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被告认识到错误,当庭赔礼道歉并给予赔偿。最终,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和解协议,原告当庭撤诉。
12368平台于2014年1月正式开通,是全国首个省级规格的综合性诉讼便民服务平台,集电话、短信、传真、微信、邮件、APP、网站等于一体,并与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执行事务中心实时对接联动,整合了联系法官、案件查询、诉讼咨询、心理疏导、投诉信访、意见建议、社会评价、督察考核等八大功能。
至今年9月18日,12368平台共提供人工服务28.49万次、自助服务14.4万次、涉案短信65万条。其中案件查询、法律咨询、联系法官的使用率占比最高,分别为38.67%、23.7%、28.46%,受到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热烈欢迎。
经回访,人民群众对平台人员服务满意率达99%,对处理结果满意率达90%,多名群众来电、来信表扬和感谢12368平台。
做高效率平台,
方便律师工作
“前几天我有一个嘉定法院的案件,上午通过平台提交的材料,提示‘待审查’,一般是2个工作日回复。但我当天下午下班前就接到了法官电话,告诉我缺两份材料,需要补一下。”上海市尔立律师事务所的曹竹平老师感到很满意。“效率很高。像这样的案子,如果我亲自跑法院,第一路程太远,第二如果材料有缺失,那么我还得再跑一次,现在节省了很多时间。”
实现全程网上立案是该平台最为突出的功能。“这是全国法院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全程在线直接立案的网络平台,也是第一家为律师量身定做、涉及诉讼审判执行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上海高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曹红星表示。
据统计,该平台自2015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有1248家上海律师事务所使用,平台访问人数累计达37.5万余人次。截至9月18日,上海法院借助律师服务平台已办理网上立案5611件,提供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等各类诉讼服务7.3万多次。
曹竹平自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试运行起,就一直在使用该平台,至今已有9个月。“我第一次使用律师服务平台的时候,忙活了一天都没有成功,出现了各种问题,现在我只花半小时就可以全部提交成功,功能显著提高。”同时他对平台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我认为平台的智能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可以将平台的培训作为律师日常培训的一部分,这样在律师中间可以更广泛地推开,同时在法官中间也进行推广,双向的互动能够让这个平台活起来。”
据了解,目前上海高院正在主动沟通协调,逐步解决不同网络用户的身份认证问题,以尽快拓展平台的覆盖面,以方便上海以外更多地方的律师使用,实现平台向全国律师开放。
建立十个平台,
完善六个机制
平台一个个地建设起来,相应的机制也需要完善,才能为各项公开措施提供全面的保障,平台的效用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为深入贯彻韩正书记提出的推进“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的要求,全面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2015年7月21日,上海高院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审判流程公开、庭审听证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公开、12368诉讼服务公开、审务公开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同时,为切实完善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工作,上海高院还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司法公开平台、考核评价机制和督促检查、物质保障、举报投诉和责任追究、宣传报道六个机制。
根据这些机制,上海高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的规划、协调、推进、检查、督导、评估等工作,并明确十大司法公开平台的负责部门和保障维护部门。同时,上海高院健全对违反司法公开规定行为的投诉机制和救济渠道,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以及举报投诉信箱,及时受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反映的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由相关责任部门认真核查、及时回复。
此外,上海高院还制定了《上海法院司法公开评估指数设定办法》,每半年发布全市法院司法公开评估指数并出具评估报告,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领域的司法公开工作。加强对全市法院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通报检查结果,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健全完善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价机制,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估全市法院司法公开状况。
今年2月13日,上海市委常委会听取上海法院贯彻落实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精神及相关工作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会上指出,2014年上海法院的工作扎实有力,在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等许多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12368诉讼服务平台建设得也很好。
通过10个平台、6个机制,上海法院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上海“阳光司法、透明法院”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