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建设 > 法院文化

祝福母亲

时间: 2013-03-07 10:13 点击量: 866

2013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是母亲75岁生日。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母亲: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农村女性一样,没有念过书,也没有远离过故土,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慢慢变老。

在土地承包经营以前,中国农村普遍以“大集体”的模式存在。那时候,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挣“工分”,即农民们每劳动一天,按照其劳动能力的强弱和劳动强度的大小等因素,确定出7-10分不等的分值后记载下来,以此作为平常分配“口粮”和年底计算现金的依据。母亲在她的青壮年时期,不仅样样农活都精通,而且十分能吃苦,因而成为全“生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唯一能与壮男劳力“平起平坐”的女能人每天可以挣10个“工分”。当然,这也是母亲日后比同龄人更为衰弱的根源。

我小的时候,除了过年,平时最盼望的就是家里来客人。虽然父母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竭尽所能多挣“工分”以养家糊口,而且非常节俭,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生活十分艰辛的年代,他们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满足全家特别是我们兄弟仨所组成的“成长梯队”的基本需要。尽管这样,只要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会以土家人特有的热情和淳朴,拿出珍藏已久的自制腊肉,给蔬菜里多加些油花,为餐桌上添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腊肉片炒土豆粉皮或炒酸萝卜。仅是母亲烹炒时飘散出的那一股股浓浓的香气,早已让我馋涎欲滴。许多年过去了,当吃土家腊肉逐渐成为生活常态之后,我也曾尝试过模仿母亲那样的做法,但似乎再也没能吃出当年那么美妙的味道,再也没能嗅到当年那样浓郁的芳香。

我参加工作后,先在一所离家百余里远的企业职工子弟学校当了十余年教师,随后在县法院上班。这些年来,我娶妻生女,为生计忙碌奔波,除了春节期间和父母过生日,平时较少在家陪伴他们,除了给他们些许零钱,另为他们买些衣裤鞋袜之类、添些日常用品之外,没能更多地尽到孝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所言,果然不虚。

2011年6月,父亲不幸病逝。在办完父亲的丧事后,我骤然发现,母亲在一夜之间好像苍老了许多。是啊,母亲真的老了,浑身刻满了岁月的印痕,光洁演变成皱纹,白发取代了青丝,挺直变成了佝偻,矫健退化为蹒跚,生活自理能力也日渐弱化。在她照料丈夫、儿女、孙子几十年后,到了该我们照料她的时候了。

写这篇文章,我只想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母亲,愿您开心快乐每一天,健康长寿一百年。同时,愿世间少一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少一些赡养类的纠纷,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儿孙绕膝的欢乐中感受幸福,在和谐温馨的氛围里颐养天年。